title image

產後減肥與哺乳及坐月子的關聯

產後減肥與哺乳及坐月子的關聯

中西醫雙執照醫師、台灣婦產科專科醫師 陳應明

在平安地產下健康的寶寶之後,很多媽媽在產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自己的身材是否能在短期內順利回到懷孕前的狀態。 只要能深入了解產後肥胖的根本原因而不要被錯誤的資訊所迷惑, 我們就可以在越短的時間內達成恢復懷孕前身材的夢想, 甚至可能更苗條。

首先一定要先了解懷孕期間母體堆積脂肪的生理意義在於為哺育期做準備。 不光是人類, 幾乎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在懷孕期間母體都會增加脂肪的堆積。 產後的階段, 由於母體必須哺乳而且覓食的機會相對減少, 如果在懷孕的階段母體若未能成功堆積足夠的脂肪, 她所產下的寶寶就較容易缺少來自於乳汁所提供的能量, 甚至因而夭折。我們人類的祖先歷經兩百萬年來的地球環境變化而能夠生存下來, 懷孕期間成功堆積脂肪的能力功不可沒。 某些人身上的「產後肥胖基因」也因為過去的數次冰河期或是饑荒時期具備了更有利於生存及繁殖的優勢而被天擇保留下來。 因此, 某些女人真的比其他女人更不易在生完小孩之後順利地減去身上不想要的脂肪。

如果能知道上述懷孕期間脂肪堆積的根本原因, 就能了解嬰兒配方(即嬰兒奶粉)的出現其實是產後女人想要恢復苗條身材的最大阻礙之一。 很多產婦由於工作環境或其他因素不願意親自哺育母乳, 於是便選擇以嬰兒配方代勞, 母體在懷孕期間所堆積的脂肪因此而減少了主要的生理消耗管道。 我在此強烈建議如果可能的話, 產後想要快速恢復苗條身材的婦女應儘可能親自哺育母乳而且時間越久越好。

另外一個影響產後身材恢復的重要因素就是產後的飲食形態, 許多有經驗的媽媽們或許還依稀記得自己似乎是在產後坐月子期間瘦得最快, 坐完月子回到日常飲食(即以澱粉類食物為主的均衡飲食)之後, 很多產婦的瘦身速度就明顯慢了下來。 之所以會有這個現象,得從形成「坐月子文化」的歷史時空背景開始了解起。 文化是人類生活習慣的總稱,華人及韓國人坐月子這個習慣本身也是屬於文化的一部份。 古代的中國是農業社會, 農民平時除了過年過節或祭典之外很少有機會吃到雞、鴨、魚、肉等等動物性蛋白質類食物, 可是產後哺乳期間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對於是否會有足量的乳汁分泌會有重大影響, 肉類食物吃得越少, 乳汁的質量就越差, 這對於剛剛出生的嬰兒成長發育並不利,特別是那些在生產過程當中失血過多的產婦。 因此聰明的先人們就發展出一套「坐月子文化」, 在產後的這個階段以極高比例來自動物的蛋白質食物取代米飯, 用以提升母嬰的營養及健康狀況。 各位設想看看, 假設沒有坐月子的文化,在古代中國的農業社會當中,婆婆一定會跟媳婦搶那些雞肉來吃, 如此就會造成產婦的乳汁不足, 新生兒就會因饑餓而夭折。 西方人的祖先(來自中亞的雅利安民族)基本上是遊牧民族, 食物當中不是牛、羊肉就是奶, 自然沒有缺乏蛋白質的問題,也就沒有「坐月子」的必要性。

附帶一提, 這種基於「錢花在刀口上」的觀念所衍生出來的相類似情況也出現在青春期的密集蛋白質飲食補充, 用以促進生長發育, 我們稱之為「轉骨」,西方人因為上述飲食文化的緣故,也就沒有「轉骨」的必要性。 某些廠商不斷地行銷強調來自「美國」的「轉骨」營養食品,有沒有道理根據? 我原先不太想提,因我不想擋人財路,但是完全不提,就有虧當為一個醫師的使命感。 因此, 我覺得我還是提一下,請各位父母自行思考。 提供各位思考的是:全世界胃癌手術最先進的國家是日本,全世界肝癌預防疫苗最成功的地方是台灣。

當然, 當初發展「坐月子」文化的初衷並非針對產後肥胖而設, 而是為了更佳的母嬰營養健康狀況。 只是這樣子的飲食模式剛剛好符合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的飲食原則, 因此會有相當不錯的減肥效果。 若是能根據傳統的坐月子餐再稍微加以若干修正, 即可發揮更強而有力的產後瘦身效果。

如果產後婦女們想要以更理想的速度瘦身, 不妨考慮在坐完月子之後銜接以相類似的飲食模式並且長期親自哺育母乳以早日恢復懷孕前的苗條身材。

Icon 1 Ico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