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受東方填鴨式教育的人而言,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啟蒙文章。閱讀而且思考了這一篇文章所傳達的意念之後,不但對於減肥的知識能夠有關鍵性的增長,而且可以幫助讀者不再受到包括學校課本等書籍、報紙、電視、政客的有意或是無意的洗腦以及欺騙,還可以幫助你擁有俱備洞悉文章或書籍作者寫作的隱藏目的能力,就讓我們開始一起閱讀並且思考吧!
東方填鴨式教育與西方啟發式教育其實是各有其優缺點的,只是我們自小身受填鴨式教育的荼毒及摧殘,對於填鴨式感覺格外地厭惡。其實,作者本身也就是陳應明醫師其實是沒有資格對於填鴨式教育說三道四的,主要的原因在於:陳醫師也是這一套東方填鴨式教育的實質受益者;從一連串的升學聯考以及專門職業證照考試當中脫穎而出,取得中、西醫師執業的資格,享有社會大眾給予醫師這個職業的優厚待遇以及尊崇。所以,我在此並不打算「批評」東方填鴨式教育;我在此只想做一個填鴨式教育以及啟發式教育兩者之間優缺點的互相比較,進而讓讀者能夠發現自己以及社會大眾的共同盲點,獲得比以往更優秀的思考能力。至於,這篇文章標題所問的「問題」以及它令人吃驚的「答案」,只不過是讀者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後的一個小小戰利品而已。
填鴨式教育其實是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以及中國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所採用的一套教育體系,當時引進這一套體系的執政當局有一個表面的目的——快速提升國民的教育水準,以及一個隱藏的目的——製造出一批不懂思考,便於政府或執政者操縱的人民。從某些角度來看,填鴨式教育的確是一套再完美也不過的教育制度,既可以快速、大規模地提高國民的知識水平、培育出一批俱備中高能力水準的官僚,同時又能確保這些人民沒有主動思考事物本質的能力,政府或者是執政者只要掌握學校教育以及新聞媒體,便能輕易地操縱人民,達成穩固政權的目的。相對於填鴨式教育,啟發式教育是一套截然不同的教育體系,強調的是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解決的能力而非記憶知識或資訊的能力。啟發式教育所慣用的教學方式就是在小學低年級開始就以「專題討論」以及「交報告」的方式訓練小朋友的思考能力以及習慣。老師會去問學生一大堆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然後讓學生一一回答,老師從來不會對學生說:「你的答案錯了!」反而常常說:「這個答案很有創意,值得再進一步的思考以及研究!」或是說:「這個回答實在是太棒了!你怎麼想到的?」,在這樣的教育環境當中,學生會因為富含創意的思考而獲得獎勵而非因為背頌課本的標準答案而獲得獎勵。不過,啟發式教育對於師資水準以及師生比會有比較高的要求,教師品質的優劣以及老師跟學生的數量比會大幅度影響啟發式教育的學生最終成果,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學習成就落差也會比起填鴨式教育來得大;整體來說,啟發式教育比較有機會栽培出俱備創新及思考能力的人才但是大部份學生的整體學習成效在「表面上」是比不上填鴨式教育教出來的學生;不過,那只是「表面上」如此而已。論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啟發式教育教出來的學生還是遠優於填鴨式教育教出來的學生。特別是在網際網路以及雲端技術發達的今天,記憶及背頌的能力已經越來越不重要,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所教的課業內容現在透過網路都已經能輕易地查到答案,反而是判別資訊真偽等思考的能力,進一步精確地說:能夠從一大堆彼此互相矛盾的網路資訊能夠因思考而獲得答案的能力,才是能夠在真偽資訊泛濫的時代能夠獲致成功的最重要罩門。只有啟發式教育為背景的國家才有比較多的機會能教育出有能力提出革命性觀念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的人才,因為這些革命性觀念以及解決問題方法都不是課本當中的「標準答案」,這也就是東方填鴨式教育很難教出諾貝爾得主的根本原因。
那麼,相較於啟發式教育,什麼又是填鴨式教育呢? 填鴨式教育就是強調標準答案,以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既然是強調「標準答案」而且以考試領導教學,學生被迫停止自己的思考,只能不斷地記憶課本的內容以及練習課本當中所描述的解題技巧,學生無論提出再怎麼有創意的答案只要跟課本或標準答案不同,那麼就絕對是學生的錯,他會被扣分,會被打上很難看的分數,會被老師責備,會被同學恥笑,回家之後除了父母的責罵之外,還會被扣零用錢;在這種教育環境當中,無論天生再怎麼聰明、再怎麼懂得思考的學生在填鴨式的教育環境之下只好慢慢地學會放棄自己的主見以及思考,看到課本的內容趕緊把它們背下來,所有的問題課本當中都有「標準答案」,如此訓練下來的學生從來不會懷疑課本當中所描述的內容其實有可能是錯誤的,最重要的,是不會去想到:其實題目本身其實有可能就是錯誤的或是虛構的。因為,題目是老師問學生的工具,而老師掌握了「標準答案」,因此,老師哪有可能會是錯的呢?這些學生一旦出了校門之後對於任何的資訊也產生了反射性的反應行為,就是趕緊背下來以免待會兒被老師抽問之後回答不出標準答案,因此對於電視、報紙、雜誌所寫的內容、資訊從來不會去思考以及懷疑它們的真實性。這樣的一群民眾就容易受到政府或是其他有心人的影響及控制。
了解了填鴨式教育的缺點以及限制之後,我們再來聽一下有關愛因斯坦的一個故事。愛因斯坦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問學生說:「有兩位工人,修理老舊的煙囪,當他們從煙囪裡爬出來的時候一位很乾淨,另一位卻滿臉、滿身的煤灰,請問你們認為誰會去洗澡呢?」一位學生想了一下回答說:「當然是那位滿臉、滿身煤灰的工人會去洗澡嘍。」愛因斯坦說:「是嗎?請注意喔,乾淨的工人看見另一位滿臉、滿身的煤灰,他覺得從煙囪裡爬出來真是骯髒,另一位看到對方很乾淨,就不這麼想了,我現在再問你們,誰會去洗澡?」有一位同學很興奮的發現了答案:「哦,我知道了,乾淨的工人看到骯髒的工人時,覺得他自己身上必定也是很髒的。但是骯髒的工人看到乾淨的工人時,卻覺得自己並不髒啊!所以一定是那位乾淨的工人跑去洗澡了。」愛因斯坦看了看其他的學生,所有的學生似乎都同意這個答案,只見愛因斯坦慢條斯理的說:「這個答案不是合理的答案,因為:兩個人同時從老舊的煙囪裡爬出來,怎麼可能一個會是乾淨的,另一個卻是骯髒的呢? 這其實是很簡單的「邏輯」,當一個人的思路受到自己本身思考習慣的牽絆時,往往不能十分清楚地找尋到一切事理的根源:也就是「邏輯」;其實,這題題目本身其實已經是不合邏輯而且是錯誤的,而且是虛構的,所以不用再去思考及回答它的「答案」。
上完了這一課之後,各位讀者是否覺得思緒突然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了呢? 我們再回來看看並且思考這篇文章的題目:為什麼減肥一定要吃澱粉、甜食、水果呢?讀者們現在是否已經看到隱藏於題目背後的暗示性以及欺騙性了呢?不合邏輯的、虛構的問題,根本不需要浪費時間去思考它的「答案」,因為:這類的問題背後根本沒有答案!你只要能看出問題本身的邏輯破綻其實就夠了,你可以抱著幽默的態度去聽聽別人認真的回答,慢慢體會一下人性天真而浪漫的另一面。相類似的題目還有:為何三民主義一定可以統一中國? 為何 蔣中正先生是中華民族的救星? 現在,請讀者們再拿一份報紙看看它們的標題以及社論,你是否能夠產生跟以往不一樣的想法了呢? 你也可以用「為什麼」為關鍵字稍微GOOGLE一下,再思考一下它們的標題以及內容,自我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
後記:讀到這裡,或許很多讀者們會認為:這到底算是哪門子的「答案」呢?這根本從頭到尾都是一篇亂七八糟的爛文章! 先不必急著下結論,看完底下這一段「精彩完結篇」之後再下結論還不遲!請讀者們仔細思考下面這些問題,看見自己內心的真實心理狀態。
天底下,或者是網路上的文章成千上萬,當然,每一篇文章或是敘述都有它們的標題,這一篇文章也不例外。在每個人只有有限的時間及注意力的前提之下,大部份的讀者都只能閱讀自己有興趣或是對自己可能有幫助的文章。 當然,我們一般都是透過標題或是搜尋引擎當中所提供的簡短文字來判斷一篇文章是否符合自己的上述需求。重複一下這篇文章的題目:「為什麼減肥一定要吃澱粉、甜食、水果呢?」請讀者們問問自己到底是因為這篇文章的標題的哪些重要的關鍵文字才決定點進來看一看其中到底有什麼新奇的內容或敘述呢?只是因為單純的好奇心驅使嗎?可是網路上令人感到好奇的文章那麼多,這一篇再怎麼看都不該讓大部份的人感到好奇。還是「減肥」這兩個字呢?如果是的話,那麼很可能代表你自己本身有減肥的需求,或者是現在已經有「肥胖」的困擾。
還是「一定要吃澱粉、甜食、水果」這幾個字呢?那麼或許代表著你的心靈深處深深認為天天吃澱粉、吃甜食、吃水果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始終無法割捨的事,請你再度問問自己究竟為什麼? 你的信念當真是毫無問題的嗎? 這些信念究竟是真實的理由還是只是人類的「動物本能」及「慾望」或「習慣」被自己內心合理化的結果呢?還是你一直在尋找一個「能夠一邊減肥,同時能夠一邊吃澱粉、甜食、水果」的正當藉口或理由呢?如果,上述這三者同時都是吸引你閱讀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那麼,你自己有沒有想過一個可能,那就是自己的「肥胖」,或者是說自己之所以需要「減肥」,其實與自己深深相信:「一定要吃澱粉、甜食、水果」有著密不可分的必然因果關聯呢?讀者們發現到了嗎?再次與讀者們分享另一個秘密:經常自省內心的心理狀態,是能夠發現自己思考盲點的最重要技巧。